阳光双赛,网坛风向标?

通常每年3月,在美国西海岸南加州小城印第安维尔斯,和东海岸佛罗里达州大都市迈阿密,连续举办的两站顶级网球大赛,因为赛场环境宜人而有“阳光双赛”之称。去年这两站赛事因为疫情未能举行,今年印第安维尔斯站再次推迟,迈阿密站则遭遇了奖金大幅度缩减和“退赛潮”,这两站巡回赛体系顶端的赛事,反映的或许是整个网坛的今天与明天。

印第安维尔斯

两种选择各有道理

每年2月底,本来应该是印第安维尔斯和迈阿密两站赛事紧锣密鼓筹备的时间,但今年这个时候,两位赛事总监托米·哈斯和詹姆斯·布雷克,却在加州千橡树市举行的元老赛中挥汗如雨,结果是快要年满43岁的哈斯,在1盘定胜负的赛制下,以6∶1轻取41岁的布雷克,拿到“冠军系列赛”首个比赛日冠军。

球员生涯饱受伤病困扰的哈斯,退役之后仍然坚持比较系统的训练,在元老赛中近乎无敌,而2018年成为迈阿密站赛事总监的布雷克,在这个位置上过得远没有哈斯那么潇洒,只能是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抽空打球。 如果说哈斯担任赛事总监,对于印第安维尔斯站来说是锦上添花,布雷克则颇有迈阿密站“救火队长”的意味。

布雷克

2018年布雷克走马上任的时候,曾经有“第五大满贯”之称的迈阿密站,由于在比斯坎湾克兰登公园的比赛场地无法扩建升级,硬件设施不仅明显落后于发展迅速的印第安维尔斯站,甚至连保持大师赛的基本水准都不容易——对于一站世界级赛事来说,包括照明设备和5000个座椅在内的很多硬件设施,只能在比赛开始之前不早于45天里临时安装,实在有些窘迫。 而2019年赛事完成迁址,搬到迈阿密海豚橄榄球队的主场举行之后,曾经的“哈佛才子”布雷克利用自己的学识和好人缘,在赛事的改进和创新,以及与球员沟通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。

2009年,甲骨文公司创始人,酷爱体育的硅谷富豪拉里·埃里森成为印第安维尔斯站,以及比赛场馆印第安维尔斯网球花园的新主人。 印第安维尔斯站的1号球场能容纳超过16000名观众,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球场之一,而包括耗资1.3亿美元修建,2014年落成投入使用,可以容纳8000人的2号球场在内,埃里森对赛事的投资和升级从未停止。 2014-2019年,印第安维尔斯站连续6年包揽ATP年度最佳大师赛,以及WTA年度最佳皇冠赛奖项,用著名教练布拉德·吉尔伯特的话来说,“印第安维尔斯站过去就是很棒的赛事,而埃里森将它变成了一站‘史诗级’赛事”。

2011年,印第安维尔斯站成为网坛历史上第1站,在所有比赛场地都安装了鹰眼挑战系统的网球赛事,这个细节也许对球迷来说不太起眼,却抓住了球员们的心。 去年印第安维尔斯站在球员们已经抵达赛地之后,因为疫情爆发被紧急取消,赛事主办方向每位球员补偿了18155美元的单打首轮奖金,并且允许球员们继续在赛地训练10天,其间食宿费由组委会承担。 而早在去年年底,印第安维尔斯站就做出了推迟今年赛事的决定,理由是“像今年(2020年)早些时候一样,我们把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”。

当很多赛事在赛程表上争夺位置的时候,印第安维尔斯站却有足够的底气,连续两年取消或者推迟,而不是通过采用“安全气泡”和空场的方式勉强举办比赛,显然,他们希望当赛事回归的时候,无论球员还是球迷,都能得到较好的体验。 而迈阿密站今年在总奖金相比2019年减少60%的同时,门票价格却大幅度上涨,有的球迷在2019年,花费3000美元购买了两张套票,而今年作为迈阿密站主赛场的大看台球场,单张套票的价格最低达到5150美元。 但即便经济状况吃紧,迈阿密站作为今年网坛的第1站大师赛,还是成功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。

迈阿密

当然,除了观看球赛之外,价格1.25万美元的迈阿密站套票,也包括享用餐食和美酒,以及在紧邻赛场的休闲俱乐部里放松、休息等附加服务。 今年印第安维尔斯站举办时间虽然还未确定,但已经公布了1号球场从最低750美元,到最高6900美元的7档套票价格,2号和3号球场的套票价格,分别是1275美元和950美元,虽然不像迈阿密站的票价那么夸张,还是明显高于其他体育项目。 拥有一流硬件设施的网球大赛,盈利预期既然如此可观,将来疫情好转之后,网球赛事作为高端社交和休闲场合的投资价值,应该会得到更多挖掘。

包括“三巨头”和瓦林卡、蒂姆等大满贯冠军在内,众多男单名将缺席了今年迈阿密站,而女单世界排名前20位的球员,只有小威1人未能亮相。 造成这种反差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,就是因为印第安维尔斯站推迟,很多男球员觉得前往美国,只参加奖金大幅缩水的迈阿密站赛事不太划算,干脆留在欧洲备战红土赛季。 而在迈阿密站之后,还有WTA500赛事查尔斯顿站举行,女单高手们这一趟美国之行,有机会至少参加两站大赛,自然更有动力出行。 所以,印第安维尔斯站和迈阿密站之间尽管存在竞争关系,却也有相互支撑的意味,在同一地区举办的大赛如果“各自为战”,缺乏沟通,决不是一个好的选择。

有消息称,今年印第安维尔斯站有可能被安排在10月底,巴黎大师赛之前举行,届时如果当地疫情状况明显好转,现场观众人数的限制也有望大大放松。 去年法网从5月底延期到9月底开赛,是有赖于欧洲红土赛季整体延期的支撑,加上奖金基本保持了原有水准(仅比2019年下降10%),才保证了足够强大的参赛阵容。 印第安维尔斯站今年如果推迟到10月举行,奖金额度显然不能像迈阿密站这样严重缩水,才有可能说服高排名球员,在深秋时节重返美国参赛。

哈斯

2016年,当时尚未宣布退役的托米·哈斯被任命为印第安维尔斯站赛事总监,除了在球迷中的高人气之外,他作为赛事拥有者拉里·埃里森的好友,与赞助商和球员之间的良好关系也被看重。 后来迈阿密和马德里站,同样分别聘请了在当地人气很高的著名球星,布雷克和菲·洛佩兹担任赛事总监,这些“明星总监”本身就能为赛事增添不少关注度,洛佩兹在球员生涯尚未结束的时候,已经走上了赛事最高管理者岗位,体现出顶级大赛的气魄和求变精神。

除了印第安维尔斯和迈阿密站之外,今年马德里站也扩展为一站为期两周的赛事,这3站赛事从时间和规模上,越来越接近大满贯的水准,从迈阿密站的高票价策略来看,这些ATP和WTA巡回赛顶级赛事,在盈利能力方面,也有希望逼近大满贯上亿美元的水平。 网坛大赛高端化、精品化,或许将是疫情过后的复苏之道。

发表评论